朱易兰(1980- ),女,河南孟津人,中共党员,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兼职团委副书记,辽宁省古代遗址遗迹数字化保护文科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
研究方向:辽海文明史,计量史学研究,数字史学研究,文旅融合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
联系方式:593758304@qq.com。
一、教育经历
1998年9月至2002年6月,就读于郑州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系(原郑州粮食学院经济管理系,现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9年9月至今,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辽海文明史。
二、工作经历
2006-2024年,主讲本科生课程:专业基础课《市场调研》《旅行社管理》,专业主干课《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课《旅游上市公司研究(研究型)》《国外旅行社管理(双语)》,综合素质课《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等;主讲研究生课程:《中外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游教育实践研究》。
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访学学者。
2023年开始,主讲:本科生课程《辽海地区古代岩画研究》《中国古代岩画》《计量史学》《数字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国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计量史学研究》《数字史学研究》,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学历史学科微格教学实践与评议》等课程。
三、主持的项目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2015-2017)2015年度辽宁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基于游客感知的红山文化旅游吸引力研究。项目批准号:LS2015W006。
(2017-2019)2017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辽宁省基于游客意向的红山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L201783677。
(2018-2020)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2018年一般课题立项项目:基于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大连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立项编号:2018dlskyb053。结项证书编号:2020-303。结项等级:优秀。
(2020)2020 年度大连市妇女研究课题:大学女生的红山文化旅游意向实地调研。2021年11月,获评优秀调研课题。
(2020-2021)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依托红山文化助力朝阳文旅产业融合对策研究。项目批号:2021lslybkt-081。结项证书号:2021lslktj1-244。
(2022-2023)辽宁省2022年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委托研究课题:179 关于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对策研究。证书编号:Lzwwt2022-127。
(2022-2023)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西地区古代人面形造像资料整理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批号:2023lslwzzkt-025。
(2022-2024)辽宁省教育厅2022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人面形岩画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LJKMR20221402。
(2022-2025)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西地区古代人面形岩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早期融铸研究。项目编号:L22BZS004。
(2023-2024)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度校级智库: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人面形器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ZKYB2023003。
(2023-2024)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方岩画研究基地2023年度北方岩画研究基地项目:西辽河流域人面形岩画田野调查摄影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3YH05。
(2024-2025)2024年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委托研究课题:关于我省加强文物古迹资源保护利用开发 推进红山文化联合申遗的对策研究。
(2024-20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西地区古代岩画史料三维数字化采集、整理与研究。
(2024-2026)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辽西古文化区人面形岩画史料整理与研究。
(二)主持的教研项目
(2007)辽宁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络课程立项项目:组织行为学网络课程。
(2008)辽宁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络课程立项项目: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网络课程。
(2009-2013)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市场调研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09DB021。结项证书编号:2013491。
(2016-2018)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市场调研》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编号:lsdjpkfkc201609。
(2018-2020)2018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调研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LS201858。
(2020-2021)辽宁师范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专项课题立项项目:红山文化融入辽宁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2021-2023)2021年度辽宁师范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意愿、路径与实践。
(2021-2024)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认知、意愿、路径与实践。
(2021-2024)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22-2023)辽宁师范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党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一流本科课程思政融合方式研究。
(2022-2024)2022年度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创新智库项目招标立项重点项目:教考分离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2022-2024)2022年度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文科实验室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2-2024)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立项项目:VDC实习实践基地建设。2023年11月获辽宁省教育厅首批辽宁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3-2024)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度教师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培养资助工程一等资助项目: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23-2024)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践中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2024-2026)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4年第一批次立项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辽海古代岩画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024-2026)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师范类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实证研究。
(2024-2026)2024年度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评价研究与实践。
(2024-2025)2024年度“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教师教育专项课题:AI赋能中学历史教师教育课程过程评价研究(XTTZJSJY2024008)。
四、论著/教材
(一)中国史方向
(2021)朱易兰.何为岩画:内蒙古岩画的题材、类型与界定[R].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第一届研究生论坛,2021年4月,优秀论文。
(2021)朱易兰.辽西地区古代人面形岩画遗存的制作工具研究[R].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海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2021年8月。
(2021)常志浩,朱易兰.辽代《王悦墓志》校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03):145-149.
(202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9月。参编:第六章 中国传统教育,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
(2022)田广林、田野、周宇杰等著,朱易兰、翟超、韩笑等译.内陆欧亚草原东段古代岩画遗存 内蒙古岩画[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
(2022)[蒙]霍·拉呼苏荣著,[蒙]巴·孟和其木格、黑龙、白玉冬、苏日古嘎、翟超、朱易兰、韩笑译.内陆欧亚草原东段古代岩画遗存· 蒙古国岩画[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
(2022)贾笑冰等著,朱易兰、翟超、梁景欣译.内陆欧亚草原东段古代岩画遗存·新疆岩画[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
(2023)朱易兰.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人面形造像计量分析[R].辽宁省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辽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23年8月。
(2024)朱易兰.西辽河上游支流百岔河流域岩画类型研究[R].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任务与新使命”专题研讨会,2024年4月。
(2024)朱易兰.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蚌质人面形造像计量研究[R].东亚文化交涉学会第16届国际学术大会,2024年5月。
(2024)辽宁师范大学,朱易兰.2024SR0712131.辽西地区古代人面形岩画虚拟仿真系统[软件],国家版权局,2024年5月。
(2024)朱易兰.西辽河流域阴河沿岸古代人面形岩画史料计量研究[C].“辽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进程前沿论坛 ” 学术研讨会,2024年6月。
(2024)朱易兰.辽西古文化区人面形岩画所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R].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2024)暨“新时代中华民族史的新探索”研讨会,2024年9月。
(2024)Yilan Zhu, Yizhuo Huang (2024).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Funded Articles of Chinese Rock Art Research. Journal of Rock Art, 3(2): 46-51. 朱易兰,黄一卓. 中国岩画研究基金项目论文计量分析[J]. 岩画学报,2024,3(2): 46-51.
(二)教育教学方向
(2004)朱易兰,陈秀惠.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第三届亚太旅游研究生论坛,2004年9月.
(2010)朱易兰,丛述.不同类型旅行社从业人员状况实证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旅游论坛,2010,3(1):81-85、92.——2011年8月,获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证书编号:2011-324.
(2013)朱易兰.教学方法满意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证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2013-04-01。主办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2016)朱易兰.旅行社从业人数与旅游教育的相关性分析,2016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2016年4月29日-4月30日,北京唐拉雅秀酒店。主办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3)朱易兰.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课程建设路径研究[C]//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23: 4.
(三)文旅融合方向
(2004)陈秀惠,朱易兰.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n the Tourism Destination,第三届亚太旅游研究生论坛,2004年9月.
(2005)朱易兰.用“木桶原理”分析中国出境游市场消费者行为特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103-113.
(2008)朱易兰,谢春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3):37-39.
(2011) 陈学清,梁春媚,朱易兰.旅游市场营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2012)谢春山,佟静,朱易兰.旅游文化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
(2017)朱易兰.大学生参加红山文化旅游意愿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大学生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1):56-62.
(2018)朱易兰.大学生红山文化旅游意愿实证研究——以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单位为层变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4):53-63.
(2018) 朱易兰.红山文化旅游意向实证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实地调研数据为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8年5月。
(2019)朱易兰.大学生专业科类与红山文化旅游意愿的关系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2):135-144.
(四)旅游上市公司方向
(2006)朱易兰.旅行社跨国经营模式研究——国际著名旅行社跨国经营实践及其启示[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2008)杜江,朱易兰.国际著名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2009)谢春山,朱易兰,罗光华.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程度测量方法评析[J].旅游学刊,2009,24(10):63-68.(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80-85页。)
(2010)朱易兰,谢春山.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程度测量模型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3):400-404.——2012年6月,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叁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奖委员会,证书编号:2012-LNL0025。
(2011) 朱易兰.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程度测量实证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2011)朱易兰,谢春山.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程度测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7-25.(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62-69。)
五、人才培养
(一)大创项目指导
(2012-2013)辽宁师范大学本科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旅游上市公司绩效研究,2009级:王贺婵、陈爱瑶、刘铁纪、魏荣阳。独立指导教师。
(2013-2014)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项目-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旅游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2011级:赵奥林、于霞、谭美玲。独立指导教师。
(2014-2015)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项目-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旅游上市公司发展态势研究,2012级:刘程程、吴若涵、李慧、徐红超、杨艳菲、徐美婷。独立指导教师。
(2015-2016)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项目-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研究。2013级:张晓雨,赵会,李伟,宋恬。独立指导教师。
(2016-2017)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项目-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旅游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2014级:王丹丹,冷鹏飞,刘乐乐,周慧敏,张馨予。独立指导教师。
(2020-2021)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红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需求融合实证研究。2019级:孙思玥,刘源哲,何雨晴,王帅杰。独立指导教师。
(2020-202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对“云旅游”的感知研究——以老虎滩海洋公园为例,2019级:葛佳乐,陈菲,李飞,姚梦,游世强。指导教师:付帼、朱易兰。
(2022-2023)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西辽河地区古代人面形岩画文献整理与研究,负责人:石岫岩(历史学2020级),参与人:李心怡(考古学2019级),刘沐含(历史学2020级),曾文雯(旅游管理2021级)。指导教师:朱易兰、周宇杰。
(2022-2023)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基于学生评价的教考分离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实证研究。负责人:孙宇宏(2021级)。参与人:许笑迎(旅游教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21级),闵丽娜(2021级),周洋洋(2021级),董非(2021级)。独立指导教师。
(2023-2024)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贺兰山地区人面形岩画文献整理与研究。负责人:倪嘉(2021级),团队成员:钱佳丽,张北,吴笛,郭薛。指导教师:朱易兰、周宇杰。
(2024-2025)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证研究,省级-自筹。负责人:巩书祎(2022级)。参与人:韩鑫雨,王晓光,李美萱,董子硕。
(二)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
(2017-2018)2017年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研究(研究型)。学生负责人:李瑶、李莉萍(2016级),参与学生:袁君祺、丁晓云(2016级),何嫱、姜珊(2015级),陈剑梅、王奕帆、李家琦、娄聪(2014级)。项目编号:cx20170130。项目负责人,独立指导教师。
(2018-2019)2018年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证研究。学生负责人:丁晓云(2016级),参与学生:李莉萍、袁君祺、王欣玥、王漪舸、任疆维、夏诗楠。项目编号:cx201801027。项目负责人,独立指导教师。
(2020-2021)2020年辽宁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红山文化旅游的实证研究,学生负责人:何雨晴(2019级),参与学生:雷博熙、赵玉睿、马佳雪、孙思玥、贡桑措姆、赵宝玉、易霈、郭兴如、刘思丹、王玲。项目编号:CX202001019。项目负责人,独立指导教师。
(2021-2022)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红山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学生负责人:产佳慧(2020级),参与学生:刘文昕、王新华、林楠、万诗圆。项目编号:CX202102017。项目负责人,独立指导教师。
(2022-2023)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旅游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学生负责人:武腾腾(2019级),参与学生:雷博熙、赵宝玉、廖馨怡、刘源哲、潘凝、李桂源、孙宇宏、魏红利、牛亚楠、董非、王芊予、李景辉。项目编号:CX202201041。项目负责人,独立指导教师。
(三)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指导
(2017)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大连老虎滩旅游者满意度实地调研。负责人:柳婷婷(2019级),课题组成员:陈剑梅、邹雨彤、刘晓宇、姜泽宇、杨惠子、刘歌。——2018年,该团队获: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柳婷婷、邹雨彤、刘晓宇、姜泽宇、杨惠子、陈剑梅、刘歌获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评 2017 年大连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奖项先进团队,柳婷婷获先进个人。独立指导教师。
(2018)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课题:旅游者对红山文化的好奇程度实地调研,负责人:牛亚娟(2016级),课题组成员:丁晓云、王会林、邰雅婷、张美萍、蔡佳蕙。——《旅游者对红山文化的好奇程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在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成果。独立指导教师。
(2019)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辽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行动,负责人:陈祉伊(历史学2017级),课题组成员:丛林(历史学2017级)、付昆(酒店管理2017级)、李娜(历史学2017级)、令狐锐(酒店管理2017级)、刘博(旅游管理2017级)、马铭遥(历史学2017级)、冉祥劫(酒店管理2017级)、王亚楠(历史学2017级)、赵畦燚(酒店管理2017级)、赵晴(历史学2017级)、陈禹璇(历史学2017级)、徐瑞琳(汉语言文学2018级)。2019年12月18日,获校级先进团队,陈祉伊、丛林、付昆、李娜、令狐锐、刘博、马铭遥、冉祥劫、王亚楠、赵畦燚、赵晴等获先进个人,调研报告获优秀成果奖。指导教师:朱易兰、刘旭。
(2020)2020年辽宁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对红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需求融合调研。负责人:刘源哲(2019级),课题组成员:孙思玥、何雨晴、王帅杰(2019级),秦宴如(2018级)。独立指导教师。
(2021)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旅类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调研,负责人:赵玉睿(2019级),课题组成员:周惠娟(2018级)、武腾腾(2019级)、李孟强(2018级)、姜文(2020级)。独立指导教师。
(2023)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北方地区人面形岩画研究数据库建设研究,负责人:李美萱,课题组成员:隋馨莹、曾文雯、钱佳丽、倪嘉、郭薛、吴笛、张北。独立指导教师。
(2024)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辽宁新时代 “六地”寻访团:辽宁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达成度实地调研。负责人:田欣禾(2021级),团队成员:韩鑫雨,李思茹,赵一伟,常舒悦,余俐莹,吕雪莼,巩书祎,王晓光,董子硕,李美萱。
(四)竞赛项目与指导获奖
(2016)2016年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基本技能竞赛项目立项大赛:2016年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赛负责人。
(2017)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基本技能竞赛项目立项大赛:2017年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赛负责人。
(2018)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基本技能竞赛项目立项大赛:2018年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赛负责人。
(2018)指导参加2018年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暨“正大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作品《红山文化知多少——大学生对红山文化好奇程度分析》,获优秀奖。团队成员(2016级):朱丹梦、朱静、刘芳兰,证书编号:20185392372。指导教师:朱易兰、宋洋。
(2019)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基本技能竞赛项目立项大赛:2019年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赛负责人。
(2019)指导辽宁师范大学的参赛作品《“95后”对油炸鸡肉食品的喜好度调研报告》,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共同主办的“正大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荣获正大调研命题优秀论文奖,2019年4月30日。团队成员(2016级):蔡佳蕙、杨旭、朱仁敏。指导教师:朱易兰、佟金泽。
(2019)指导作品《旅游视域下辽代古塔资源与感知调研报告》被评为2019年“务实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团队成员:柳婷婷(旅游管理2016级)、王亚萍(旅游管理2016级)、郎玉博(文物与博物馆学2017级)、董蒙蒙(历史学2017级)、陈祉伊(历史学2017级)、黄怀贤(历史学2015级)。证书编号:LNTZBS20190769,2019年6月。指导教师:朱易兰、李玉君。
(2019)根据《关于2019届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结果的通报》,指导刘家瑞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被评为2019届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证书编号2019024。独立指导教师。
(2021)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基本技能竞赛:“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负责人。
(2021)指导赵宝玉(2016级)、王玲、孙思玥、贡桑措姆、刘源哲、武腾腾的作品《大学生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知调研》,被评为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届“务实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独立指导教师。
(2021)2021年第三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辽宁师范大学校内赛,负责人。指导2021级研究生秦天峰、孔繁、陈大柳、许笑迎,获2021年第三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朱易兰、陈丽;指导本科生张敖(教育学2020级)、马畅(教育学2020级)、王星茹(会计2020级)、李之阳(会计2020级),获2021年第三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朱易兰、宋洋。
(2022)指导2019级本科生葛佳乐、李飞、姚梦、游世强、陈菲的《大学生对“云旅游”感知的调查研究》,入选第九届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年会二等奖。指导教师:付帼、朱易兰。
(2022)2022年第四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辽宁师范大学校内赛,负责人。指导本科生刘春晖、方成、黄勇志、尹浩宇,获2022年第四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朱易兰、宋洋;指导研究生魏嘉、王语涵、石万举、许笑迎,获2022年第四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付帼、朱易兰;指导研究生史玉欣、聂琦、张力源、万立昕,获2022年第四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优秀奖,指导教师:张晶敏、朱易兰。
(2022)指导方成、刘春晖、董其琛、刘媛“Happy Playz Case Analysis Report”,获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CG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辽宁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朱易兰、宋洋。
(2023)指导闵丽娜、王军骁作品“跨越时空邂逅你——元宇宙+汉文化+旅游+教育”,获2022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挑战赛暨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王燕、朱易兰。
(2023)指导周惠娟、魏佳、李孟强、郝靓仔,获2023年第五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优秀奖,指导教师:付帼、朱易兰。
六、所获奖励
(一)课程建设
2009年,所主讲的《市场调研》课程被评为2009年校级精品课程。
2016年,所主讲的《市场调研》课程获评校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7年,所创作的作品《怎么录入问卷数据》,获辽宁省第二十一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高等教育组微课三等奖。
2020年,所主讲的《市场调研》课程获评校一流本科课程。
2021年,所主讲的《市场调研》课程获评省一流本科课程。
2023年,基于所主讲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申报获批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VDC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获评辽宁省教育厅首批辽宁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4年,基于所主讲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辽海古代岩画研究》申报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辽海古代岩画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二)个人称号与奖励
2007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2012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实践指导教师。
2012年,获评大连市十佳旅游教师。
2015年,获评辽宁省第9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
2017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8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8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实践指导教师。
2018年,获评大连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19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实践指导教师。
2021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获评第三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获评第四届辽宁省企业价值创造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3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度优秀实践指导教师。
2024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度教学先进个人。
2024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教师)。
2024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5年,获评辽宁师范大学科研先进个人。
(三)成员奖励
2016年,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教工党支部,获评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度先进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武传表。旅游教工党支部成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教工党支部,获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书记:王丽华。旅游教工党支部成员。
2019年,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教工党支部,获评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度先进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王丽华。旅游教工党支部成员。
2021年,2020年度辽宁省教学成果奖:《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创新与系统化建设,谢春山教授。第5获奖人。
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系,负责人:武传表教授。优秀本科基层教学组织成员。
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团队:旅游管理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类),带头人:谢春山教授。优秀本科教学团队成员。
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先秦史教学团队(教育教学类),带头人:徐昭峰教授。优秀本科教学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