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2021-09-30 14:07:13
  • 作者: 本站编辑
  • 来源: 本站原创
  • 浏览次数:

二年级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一、评审指标
    评审指标为三个部分,满分100分:1.政治思想表现(最高20分),2.学习成绩(最高50分),3.科研情况(最高30分).
    二、评分办法
    (一)政治思想及日常行为表现(20分)
    见“71号文件”附件六《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及日常表现评价方法》。
    (二)学习成绩(最高50分)
    研究生的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基础课成绩(重修通过成绩最高按60分计)且单科成绩均不低于60分,课程门数按教学计划不得缺项。
    硕士研究生须提供7门课成绩,其中公共学位课3门成绩:一门公共外语(1、2学期取平均值)2门公共政治1、2学期,专业基础课4门。此外,有一些专业须提供8 门课成绩,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除上面7门课程成绩外,还须提供《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成绩。
    博士研究生须提供6门课成绩,其中公共学位课3 门成绩:公共外语1、2 学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学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学期,专业学位课3门。
    学习成绩分数量化计算方法:将各科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出平均分,然后再按满分50分折算出最终分,分值按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例如,某生7门课平均分85分,其学习成绩项目得分为85*0.5=42.5分。
    (三)科研分(最高30分)
    1.考核内容
    科研考核考査自本阶段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编论著(教材)、专利、竞赛、科研获奖、学术会议论文(学校认定为C类的EI、CPCI-S、CPCI-SSH全文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除外)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需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学术刊物上或者具有国际标准刊号的
国外刊物上,不含论文集。
    (2)所提交论文以2篇为限。
    (3)发表论文应与本专业相符,字数在3000字以上。
    (4)同一刊物同一期发表两篇及以上论文,只计1篇。
    (5)论文评分标准采取期刊与论文内容相结合的赋分方式,即期刊标准层次按学校相关规定,由学院评审专家在相应档次内根据论文水准予以赋分,具体如下:A 类期刊赋分区间为[15,20);B类期刊赋分区间为[10,15);C类期刊赋分区间为[5,10);D类期刊赋分区间为[1,5)。全体专家打分的平均分为该论文的最终得分。
    (6)专家对论文考核的标准主要包括:①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论文的价值;② 论文是否是各级科研项目成果;③论文工作量大小;④行文、注释的规范性;⑤文字表述水平。
    (7) 与导师和他人合作发表的论文,第一署名单位需为辽宁师范大学,导师(本阶段本人第一指导教师)除外,前3位作者有效,按作者排序,得分权重分别为:一位作者100%;二位作者70%、30%;三位作者50%、30%、20%。论文等级标准参见学校科研处关于期刊等级的认定标准。
    2.计分方法
    科研考核所确定的成绩采用“归一化”办法处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参评研究生中科研最高分为标准按80分“归一化”折算出每位研究生科研分,分值按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例如,有20名研究生参评,其中学生甲科研最好,假定其科研累积分为135分,学生乙较弱,假定其科研累积分为85分,那么通过折算,学生甲的科研分为135÷135*80=80分,学生乙的科研分为85÷135*80≈50.4分。

三年级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一、评审指标
    评审指标为二个部分,满分100分:1.政治思想表现(最高20分)2.科研情况(最高80分)。
    二、评分办法
    (一)政治思想及日常行为表现(20分)
    见“71号文件”附件六《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及日常表现评价方法》。
    (二)科研分(最高80分)
    1.考核内容
    科研考核考査自本阶段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编论著(教材)、专利、竞赛、科研获奖、学术会议论文(学校认定为C类的EI、CPCI-S、CPCI-SSH全文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除外)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需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学术刊物上或者具有国际标准刊号的
国外刊物上,不含论文集。
    (2)所提交论文以2篇为限。
    (3)发表论文应与本专业相符,字数在3000字以上。
    (4)同一刊物同一期发表两篇及以上论文,只计1篇。
    (5)论文评分标准采取期刊与论文内容相结合的赋分方式,即期刊标准层次按学校相关规定,由学院评审专家在相应档次内根据论文水准予以赋分,具体如下:A 类期刊赋分区间为[15,20);B类期刊赋分区间为[10,15);C类期刊赋分区间为[5,10);D类期刊赋分区间为[1,5)。全体专家打分的平均分为该论文的最终得分。
     (6)专家对论文考核的标准主要包括:①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论文的价值;② 论文是否是各级科研项目成果;③论文工作量大小;④行文、注释的规范性;⑤文字表述水平。
     (7) 与导师和他人合作发表的论文,第一署名单位需为辽宁师范大学,导师(本阶段本人第一指导教师)除外,前3位作者有效,按作者排序,得分权重分别为:一位作者100%;二位作者70%、30%;三位作者50%、30%、20%。论文等级标准参见学校科研处关于期刊等级的认定标准。
    2.计分方法
    科研考核所确定的成绩采用“归一化”办法处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参评研究生中科研最高分为标准按80分“归一化”折算出每位研究生科研分,分值按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例如,有20名研究生参评,其中学生甲科研最好,假定其科研累积分为135分,学生乙较弱,假定其科研累积分为85分,那么通过折算,学生甲的科研分为135÷135*80=80分,学生乙的科研分为85÷135*80≈50.4分。
    3.特别说明
    已在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或学业奖学金时使用过的论文加分项目,本次不加分。

 

版权所有: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柳树南街1号 邮编:116081

辽ICP备05001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