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辽宁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在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三教401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
本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于9月28日下午进行,主题为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陈星灿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首先,由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张德良老师通过PPT的形式带领大家进行梳理学习。之后,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李群发言,她讲了4点内容,一是不论自己参观博物馆展览还是咨询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都可看出中国考古文化博大精深;二是从总书记专门对考古学发表重要讲话可以看出,党中央非常重视历史文化;三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迎接一个考古学新时代;四是学习重在践行,学院要做好专业建设,争创一流,培养好考古学人才。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徐昭峰教授谈了他的学习体会。徐院长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重要,组织的这次学习也很有意义。他首先从六个方面谈了总书记讲话的心得体会。之后,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回顾了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二是我校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三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他深情回顾了辽师大考古文博专业办学的历史和来之不易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向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人才;三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初步形成辽海考古这一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希望辽师考古文博专业借此良机,努力进取,再创辉煌。

专业教师徐学琳副教授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一是要充分吸收人类共同知识和智慧;二是立足中国考古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实践;三是学习的关键是将讲话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专业教师戴玲玲副教授和徐松岩老师分别结合自己专业和研究方向,谈了科技考古与博物馆学均需要发展出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2018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侯骁秦在谈了她的学习体会后,提出四点倡议,作为考古学专业的研究生,一要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二要在实习中立足田野、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三要勇于探索将考古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公众的文化成果;四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带动公众认识、了解这一学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
2018级文博专业本科生张梦圆结合她正在学校博物馆实习的经历,认为博物馆和遗址会是考古成果阐释的最佳场所。她决心在本科学习阶段践行习近平讲话的精神,迎接一个属于考古学的春天。
参加此次学习会的还有学院党委佟金泽副书记、考古文博专业全体教师、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017级、2018级本科生、考古学学术硕士和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共计70余人。
